说起德国面包,你一定对带有松脆外皮,内里褐色又有嚼劲的黑面包记忆犹新吧!
要知道,德国人做的面包可是和他们的啤酒、香肠一样,声名显赫,它被称作“世界面包之王”,今天就让我们聊聊关于德国面包那些事。
面包的历史
德国面包的发展历史已超过年了,许多面包品种已传承数百年,甚至还有不少发源于圣经的种类,极具历史价值。
根据德国面包专业协会的统计,境内面包店已注册超过三千种面包。而德国面包师也对他们的面包非常自豪,甚至在年给德国面包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地理优势造就多样性
大家可能会想,是什么原因促使德国人创造出如此多种类的面包?
这就得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说起,德国位于欧洲心脏位置,也是小麦和黑麦种植地的交汇处。地理优势造就了德国面包的多样性。
按照不同的小麦和黑麦面粉配比,又可以衍生出丰富的面包品种。添加入面包中的配料、烘烤面包的时间和方式都会相应地影响面包,德国如此多种的面包品种就是这么来的。
面包分类
按照配料比例分类,德国面包最常见的三大类分别是Weibrot(白面包)、Roggenbrot(黑麦面包),和Mischbrot(混合面包)。
对于中国胃而言,用小麦面粉烘焙出的白面包味道相对更有亲切感,更容易消化,但会在空气中迅速变硬,所以要尽快食用;
黑麦面包添加的是老面,所以会有一股酸味,口感粗糙,消化速度慢一些,营养成分更高;
而混合面包顾名思义,是二者的结合体。颜色略深,味道没有黑麦面包那么酸,外壳虽然坚硬,但内里比黑麦面包更松软。
正确的打开方式
吃惯了国内柔软松甜的面包,对德式口感扎实,较硬的天热路线不适用吧。小艾以最容易为人诟病的早餐Brezel和黑麦面包为例分享一下德式面包正确的打开方式。
Brezel
先说Brezel,好多人抱怨它又干又咸,一点都不好吃。不过食物与食物之间有时候是能起化学反应的。使Brezel不管是在口感还是味道上都蹭蹭往上窜好几个Level的,当然就是德国人的老干妈——黄油。
Brezel原来的干、硬,被黄油的柔软和脂肪的醇厚感化解,又使黄油不至于过分油腻。Brezel上面的盐粒与黄油混在一起,咸味反衬出了鲜味。由于黄油的加入,Brezel瞬间丑小鸭变白天鹅!
黑麦面包
再说黑麦面包,黑麦面包的酸味就像榴莲一样,喜欢的人觉得它吃不腻,不喜欢的人吃起来感觉像馊水。好的黑麦面包酸味不冲,在酸味之后还有天然的麦香气作为后味,味道层次十分丰富。
贝托尔特·布莱希特(BertoltBrecht)年流亡美国时曾在自己的日记中哀叹道:美国没有真正的面包,而我喜欢吃面包,德国人对面包的感情可见一斑。
可以想象,德国人一手托着热乎乎的面包,一手拿起餐刀平切下去。吱嘎吱嘎的脆声里,面包被一分为二,奶油色的面包心儿冒着热气,缓缓咬一口,脆皮应声而裂,柔软的口感,散发着浓郁的香气……也许这也是德国人爱面包的一个原因。